2011年8月16日 星期二

「地方」史與「地方」文化—寫在「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巴蜀文化」之前



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舉辦歷史研習營已經將近二十年之久,由當時還在史語所的人類學組主任杜正勝老師開始,以前鎖定的是國內大學歷史研究所的研究生,希望能打破校際之間的限制,從不同的主題討論歷史研究的方法、課題與視野,由杜老師所寫的研習營宗旨,讀來仍覺得相當有生命力:「學術所以能生生不息,不斷增進,方法是很重要的,但學術精神更為重要,歷史研習營毋寧更重於學術精神的陶冶,方法以至於其他更具體的技藝,透過研習,自然會獲得。」

八月中台灣的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和中國的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合辦了「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巴蜀文化」,兩岸之間歷史學界的正式與非正式交流已經是常態了,大學與大學之間暑期的學生往來,或是教授互訪、教學也已經相當頻繁,史語所掌握相當多的資源,名聲又如此響亮,組織性的舉辦兩岸之間的活動,再加上我的專業也是四川古代史,躬逢其盛,根據網頁上的計劃宗旨:「一在培養台灣研究中國歷史、文化的博士生和年輕學者,前往中國大陸作田野調查的興趣與習慣,並希望透過實際的田野考察和地方視角,對文獻有深刻而新鮮的體認與解讀。二在促進兩岸文史科系的博士生和年輕學者深入而密集的知識交流與激盪。」參加的成員是台灣與中國籍於本地或在國外攻讀文史相關的博士生與年輕教師。

我感興趣的一點在於史語所為什麼選擇地方史、地方文化作為第一屆兩岸歷史研習營的主題。

「上窮碧落下黃泉,動手動腳找東西」是傅斯年當初設立史語所的精神所在,要歷史學家不只窮盡文獻材料,還得透過田野的工作獲取材料,不管是地方檔案、碑銘石刻或是考古的物質材料。由於國民黨政府遷往台灣,歷史學者雖然想將觸角擴大,實際上仍只能仰賴文字史料,這也能解釋為什麼在古代史那些亟需考古材料的研究者在台灣的凋零,或是在台灣的很多歷史研究者,選擇思想史作為研究的方向。



上個世紀八○年代以前,由於中國的封閉,國際上研究中國的學者大多前往台灣學習中文或進行田野研究,隨著中國的開放,學者們自然轉向中國,沒有甚麼裡由一定得到台灣來,我們沒有了地利,自然需要方法和視野上的不同,或是問問自己為什麼要研究中國史,在修杜正勝老師的「新社會史研讀」時,第一堂課讀溝口雄山的〈日本人為什麼研究中國〉開始,反省中國史研究在台灣的意義。

杜老師的問題當然是大哉問,也是一個開放性的問題,他要我們放在心中。當我在去年一整年當中,修習了丁荷生(Kenneth Dean)教授的課,在冬季班的課程當中,一對一的reading course使我們可以更深刻的討論一些問題,他對於我想研究早期的地方史感到興趣,畢竟歐美漢學界的中國地方史由於史料的侷限,集中在宋代以下的近世中國,丁老師長期研究道教、中國民間信仰、民間文化和中國地方史,並且在台灣與福建進行田野調查。透過修這堂課的機會,我閱讀了丁老師的新書Ritual Alliances of the Putian Plain,藉此寫了一篇書評,將刊登在今年11月出版的《歷史人類學學刊》。丁老師在這本書中為讀者呈現的是一個是多層次的空間與歷史交互的圖像,他透過GIS(地理資訊系統),將莆田地區的文化地理加以標記,透過一層一層的地圖顯示出這個地區文化的堆疊與相互關係。



中國地方史的研究隨著研究視角的不同、方法論的差異和各地檔案、資料的公布,不管是在西方的漢學界或是在中國,都出版了相當豐碩的成果。一個村落、一個城市或是擴大到整個中國南方都可以算是一個「地方」,「地方」相對於「空間」在於「地方」具有文化與歷史的概念,歷史的過程當中造成每個「地方」的生活經驗產生差距,在各式各樣的歷史因素下,在不同的地方產生不同的文化與生活經驗。

在中國,雖然在上個世紀80年代以前主要由馬列主義為主導的歷史研究和以國族為核心的歷史敘事方式,但華南學派(指的是由傅衣凌在廈門大學與梁方仲在中山大學所留下的學術傳統和其學生)的努力,仍然在區域研究的領域當中,留下了不少出色的研究。

在西方學界,1980年代James L. Watson所提出的關於晚期中華帝國的「文化標準化」的文章,他認為到了帝國晚期,中國各地之間即使有不同的文化差異,但各地之間在整體上已經形塑了文化上的「標準化」。由此,許多學者展開不同的論述。對於中國地方史的研究者而言,傳統中國文化的統一性與多樣性一直是研究者的重要切入點,目前大部分學者都主張應該要給予地區文化更多的主動性。

或許我們應該拋棄中央/地方的二元式思考,「地方」不一定相對於中央,地方歷史的研究者,應該要思考的在於「地方」作為一個歷史的研究對象,它在我們知識形成的過程中如何被認識,「地方」之所以相對於中央,在於一個村落如果作為一個王朝或是國族歷史下的村落,它將在階層性的框架中被認識,它將只是作為國家的邊緣角落被理解,在這樣的架構下,投射到歷史的建構當中,地方史就成為一個一個區域整合進入大一統文化秩序的過程。但是,如果我們在歷史研究中加入更為寬廣的視角,在不同的視域下與研究方法下,從文化和經濟各種不同的生活面向理解在不同的歷史時期,不同地方的人群如何理解、認識與選擇自身的生活方式,這樣的歷史將會更加的認識人類生活的軌跡。

這樣的生活軌跡往往不會透過文獻本身透露出來,除了一般的傳統文獻、地方志和檔案外,地方史的研究者還必須透過田野調查和搜集材料的過程,進一步的理解實際的生活空間,透過當代的GIS科技,研究者從文化地理學的研究方法,理解人群在地方當中如何活動,將生活的不同面向放進研究資料與方法當中,更加豐富的理解歷史。


「第一屆兩岸歷史文化研習營—巴蜀文化」

課程內容

第一天 8 月 18 日(週四)
全天辦理報到(入住四川大學賓館)
歡迎晚宴、說明程序、學員分組

第二天 8 月 19 日(週五)

開幕儀式

主題一:器物中的歷史

第一講/古蜀探秘:三星堆考古發掘親歷記
   霍巍(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第二講/巴比倫尼亞傳說時代的史料學
   王獻華(劍橋大學博士,北京大學歷史系)

考察三星堆

第三天 8 月 20 日(週六)

主題二:圖像與歷史

第三講/蛻變中的思想史:一個史學觀點的考察
   黃進興(中研院史語所)
第四講/作為一種史學研究對象的晚唐五代節度使墓葬
   陸揚(堪薩斯大學歷史系)

考察王建墓、金沙文物

第四天 8 月 21 日(週日)

主題三:宗教與醫學

第五講/「祝由」醫學與道教的關係
   林富士(中研院史語所)
第六講/中國古代醫學思維方式及治療理念
   蔡進(成都蔡氏中醫館)
第七講/地方視野中的明清士大夫
   李孝悌(中研院史語所)

考察三聖鄉——
   施堅雅(William Skinner)做田野調查的地方

第五天 8 月 22 日(週一)

考察都江堰古代水利工程

考察青城山道教

體驗川劇

第六天 8 月 23 日(週二)

主題四:清代四川的州縣治理與地方社會

第八講/政務或司法:從南部縣檔案看清代州縣審斷
   里贊(四川大學法學院)
第九講/清代四川移民會館崇祀中的地方認同
   王東杰(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考察洛帶客家聚落(王叔岷家鄉)

第七天 8 月 24 日(週三)

主題五:學術與詩文中的蜀文化

第十講/杜甫詩中的成都風物
   景蜀慧(中山大學歷史系)
第十一講/轉型而異調:近代蜀中學人的經史之辯
   劉復生(四川大學歷史文化學院)

考察武侯祠、杜甫草堂

第八天 8 月 25 日(週四)

考察崇州罨畫池、陸遊祠和文廟

圓桌討論

第九天 8 月 26 日(週五)

主題六:近代成都的文化生活

自行考察成都少城生活區
自行考察成都茶館文化

綜合討論
   黃進興、羅志田、王璦玲、李孝悌

晚宴

第十天 8 月 27 日(週六)

賦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