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8月11日 星期四

Midnight in Paris



一部宛若法國觀光局出資拍片的電影,伍迪‧艾倫(Woody Allen)的最新作品《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一開場就是一幕幕巴黎的重要景點。鏡頭從艾菲爾鐵塔、香榭大道上漫步的人群,到凱旋門、盧浮宮的玻璃金字塔,在所有這座城的象徵裡、所有這些充斥著觀光客的景點中,拉開電影的序幕,也是從這樣的開場中我們意識到,《午夜巴黎》會是一部從外來者的角度觀看巴黎的電影,或者更準確的說,一部美國人對於巴黎想像的電影。

《午夜巴黎》向觀眾呈現了伍迪‧艾倫眼中的巴黎,他眼中的巴黎,不是當代的巴黎,是一個美好的舊時代的的巴黎,一個老巴黎!

故事的重點就是男主角Gil(Owen Wilson飾)在時空穿越中遇到在巴黎創作的作家、畫家、導演以及他們身邊的朋友及情人,從布紐爾、海明威、畢卡索到達利,子曰:「上友古人,不亦樂乎。」

Gil與他們每一個人都成為朋友,他是一個對於現實不滿,充滿著Golden Age Thinking的好萊塢編劇,不想只創作為了賺錢的劇本,想要寫點靈性有深度的文學作品。這樣一個角色其實就是伍迪‧艾倫的替身,絮絮叨叨、憤世嫉俗,對於現實不滿,劇情的另一個主線則是Gil的未婚妻開始對於這樣性格的男主角產生厭倦,於是她頻繁的與Paul (Michael Sheen飾)約會,附庸風雅,嫻熟於各種女性喜愛的知識,如紅酒、繪畫和建築,由此形成的三角關係則是這部電影的另一大主軸。

電影中伍迪‧艾倫找來法國第一夫人卡拉布魯妮(Carla Bruni)擔任羅丹美術館的解說員,從布魯妮的口中說Paul是一個Pedantic的人,中文翻之為掉書袋,十分恰當,十國春秋:「必據書史,斷章破句,以代常譚,俗謂之掉書袋。」



從這部電影的票房當中,可以知道老巴黎不只法國人愛、美國人更愛,在法國的票房,從5月份這部電影作為坎城影展的開幕片迄今為止,在法國獲得超過170萬人的票房,也許在法國還不算是賣座的電影,在大西洋對岸的美國,這部電影超過4500萬美元的票房,是伍迪‧艾倫有始以來最賣座的電影,超過了《曼哈頓》、《安妮霍爾》和《漢娜姐妹》。

除了《午夜巴黎》的劇情緊湊、情節有趣和對白精彩以外(這些優點伍迪‧艾倫以往的作品也都有),更主要的在於美國人的「法國夢」。賈桂林‧甘迺迪說:「每個美國人心中都有一個法國。 」電影《真愛旅程》 (Revolutionary Road )中的凱特溫絲蕾興奮的說著移居巴黎的夢想。從「美好的一代」到「失落的一代」,美國人的巴黎夢從未停歇,一代一代的美國文人在此汲取養分。

以紐約為中心的伍迪‧艾倫,在老年離開紐約拍片已經不是什麼新消息,他以倫敦為背景所拍的三部曲和在巴塞隆納所拍的《情迷巴塞隆納》(Vicky Cristina Barcelona),《午夜巴黎》少了些之前黑色喜劇的橋段,多了點溫情和懷舊。

對於這座城市的過去,面對它燦爛的文學和藝術史,以及輝煌的美好年代,伍迪‧艾倫是相對的謙虛,映照在主角Gil身上,他對於與同行的岳父岳母,那些共和黨右派財大氣粗的美國人是瞧不起的,Gil認為他與眾不同,只有來到巴黎才能認識到與他氣質相彷的人,午夜的時鐘一到,從過去來的古董車帶著他遠離那些討人厭的美國人,走入時光隧道,與海明威、費茲傑羅、達利和艾略特這些文學和藝術家見面,在他們面前的Gil則顯得謙虛而扭捏做態。

或許伍迪‧艾倫對於當代的巴黎也看不上,他愛的是巴黎的印象,這個印象已經擬像般的超越當代實體巴黎而存在著,Gil在巴黎老是躲在飯店當中改稿,讓他醒過來,反省過去並不是那麼美好的橋段,是當畢卡索的情婦Adriana和他從1920年代時光穿越到1890年,Adriana打算留下,因為她認為1890年是巴黎的黃金年代(雖然在劇中,當時的人美好年代是文藝復興),生活在1920年代的Adriana覺得當時很無聊,而Gil此時似乎醒了,儘管2010的當下很無趣,現實很無奈,但他選擇回到現實,誠實的面對自己的感情,離開了心靈無法契合的未婚妻,當誠實的面對以後,現實似乎也不會太糟--典型伍迪‧艾倫式的結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