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14日 星期六

九十歲漢學家的歷史小說:《吳丙: 從農夫之子到縣令》

 

這篇小文章可以算是翻譯此書的譯前記,明年出版之後再來寫個譯後記。

版權洽談的全球流動


2012年透過博士資格考的機會,有機會閱讀到:漢學家魯惟一(Michael Loewe)的新作,年逾九十歲的漢學家最新扛鼎力作《吳丙:從農夫之子到縣令》(暫譯) (Bing: From Farmer’s Son to Magistrate in Han China)。

一生著作不輟的秦漢史大師,最新的作品不是學術的專書,而以小說的方式呈現,具體而微且深入淺出地展現出漢代的社會和文化。

 

考完資格考之後,我便有翻譯這本書的念頭,試譯了一章,寄給了台灣的某大出版社,沒有消息。但是,我仍然相信這本書絕對有出成中文版的價值。
 
2013年夏天我到東京開會,結識了北京大學的教授陳侃理和復旦大學的徐沖教授,跟他們談起了此書,兩位古代史專業的老師也希望將這本書介紹給中國的讀者。

徐沖老師先跟我介紹了上海古籍出版社,然而因為上海古籍想要取得無償的中文版,出版社不同意便作罷。其後過了一年,我已逐漸淡忘,沒想到北大的陳侃理老師仍然掛心此事,在餐敘的場合向北京三聯的編輯提及。

 
三聯的態度十分積極,不僅想要出版此書,還願意出資談下版權。然而,本書雖然出版地在美國,版權商卻在義大利。幾經談判(談判內幕也不大適合公開! ),最後在法蘭克福的書展簽下此書,三聯書店也委由我翻譯此書。
 
一個英國的作者、加拿大的台灣譯者,洽談版權的經過從台北、東京、上海、北京,談到義大利的出版商,最後在法蘭克福簽約,歷時兩年,終於讓我可以翻譯此書了,希望明年有希望跟華文世界的讀者見面。

魯惟一

魯惟一為國際知名的漢學大師,1963年畢業於倫敦大學亞非學院,後任職於劍橋大學至1990年,現為劍橋大學的榮譽教授,一生的研究集中在秦漢的歷史,代表性著作有《漢代的行政記錄》、《漢代的信仰、生活與理性》,這兩本書的中文版已分別由廣西師範大學和北京大學出版社翻譯成中文且出版。魯惟一尚主編《劍橋中國史‧秦漢卷》和《劍橋中國古代史》,兩部西方學界對於中國古代歷史研究的結晶。

在我當研究生的日子,魯惟一先生的作品已經不只是一般性的參考著作,而是聖經般的存在。在他所有的出版物中,我最想翻譯的就是這本《吳丙》,一個歷史學家寫了一輩子的學術作品,在九十多歲時寫了一本小說,它的特殊性可想而知。

本書的特殊性

時間的設定在公元前七十年,漢代成立之後的一個世紀,一個在中國北方農村長大的小孩,一個農夫之子,從小面對日復一日的農忙,他想有朝一日要離開這種生活,期待人生與自己的父親不一樣。丙作為農夫的第二個兒子無法繼承家業,只能自己尋求出路,帶著一點智慧、毅力與運氣,丙的人生雖然有坎坷,但總是能過關斬將,平步青雲,從農夫之子做到一個縣的父母官;從目不識丁到處理繁雜的公文書。
丙的故事是虛構的,但在歷史上並不是不存在,魯惟一尋求一種可能的人生類型,透過嚴密的史料考證,同時結合傳統文獻與近來發掘出來的考古文書,重建一個人的生活史。
 
透過丙,可以瞭解漢代一般人的生活,在農村當中的普羅大眾,他們兩三年才有一次機會到市鎮看看這個世界;因為國家的徭役制度,南方的人才有可能到京城長安或到北方的邊境戍衛國家;因為往來各地的商人,貨物的流通與經濟的命脈才得以打通;因為開始了用人唯才的制度,即使一介平民,也能慢慢地從社會的底層得到晉升的機會。
 
魯惟一的通俗小說,雖然文字簡單,但只有浸淫於大量史料中的大師才能如此舉重若輕,厚積而薄發,打破了歷史枯燥的一般印象,在丙的故事中,我們看到栩栩如生的故事,一個在歷史中的普羅大眾。
 
由於大家對於中國歷史的認識,都處在帝王將相的愛恨情仇與稗官野史,或是稍嫌枯燥的制度史,本書透過一個虛構的人物,來自農村、出身貧微,憑著自己的努力而晉身到政府的中高階層,將歷史描繪得栩栩如生。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