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27日 星期日

「低能兒」和「白癡」的誕生(上):甚麼是「低能兒」?

     

  這是一段令人傷心的故事、也是一段汙名化的過程,我們都知道「白癡」、「低能兒」是污辱的名詞,但不知道為什麼我們會有這樣的詞彙出現,也不知道是甚麼樣的歷史促成了一群人被貼上標籤。
 
    心智障礙和肢體障礙的區別在於內在和外在的差別,外在的障礙,像是不良於行、斷手、斷腳,可以很明顯的看出來;功能上的障礙,像是聽障和視障也較容易的以物理性的認知加以判別。但心智障礙無法從外表加以認知,所以一開始「發現」這個族群的過程,其實有點曖昧。

「白癡」的出現
 
      對於心智障礙的認知,亞洲社會是如何開始的?這和我們對於西方文明的理解有關,而西方文明進入亞洲的過程,很多的概念是透過日本明治維新轉介而來,福澤諭吉是日本近代文明的奠基者,將西方的文化和相關的理念介紹到日本來,在他眾多著作中,有一本相當重要的書,稱為《西洋事情》,其中都是他到歐美國家所作的觀察,關於社會福利設施的機構有提到「盲院」、「啞院」和「痴兒院」。
 
  
由於《西洋事情》成為當時學校的教科書,也成為普及的觀念。除了福澤諭吉的推廣外,明治維新後推行的教育制度,主要是由田中不二麿主導,他參觀歐美的教育設施和制度,並且導入日本。對於心智障礙方面,田中不二麿曾經參觀美國賓州的「白癡」學校。
 
    福澤諭吉所處的時代,日本對於心智障礙的認識主要由西洋引進,雖然是參考美國的制度,但美國當時對於心智障礙的理解是來自法國。法國對於智能障礙的問題來自十八、十九世紀歐洲的啟蒙思想和法國大革命,並且開始思考無法勞動的「非正常」人的地位和待遇。
 
    一開始歐洲的收容設施主要是「貧民」,但這些人還是得強制勞動,增加生產力;不能勞動的就被劃分到「救貧院」中,其中可能包含孤兒、肢體障礙、盲人、聾啞、精神障礙、老人和智能障礙等都收容再一起。
 
在時代的發展過程中,逐漸細分出不同需要救助之人。對於智能障礙者而言,一開始和精神障礙者關在一起。十七世紀的時候,開始有男、女區別的設施。
 
瘋子和白癡都一樣?有問題的通通關起來!
 
    日本社會在明治維新之後,由於政治、經濟和文化都採取西方式的相關措施,在時代的變革中,很多以往的下級武士、農民在新的時代中無以為繼,對於無法自立的老人、孤兒和障礙者都給予食物的救濟。
 
   除了食物的賑濟外,社會福利設施也在西方的影響下建立起來,東京市養育院是亞洲最早的近代社會福利設施之一,建於1872(明治五)年,因為俄羅斯的皇太子要到日本訪問,當時既小且貧的日本,覺得乞丐、流民、肢體障礙或是精神病患都有礙社會觀瞻,所以將東京市這些有礙市容的人都關起來,收容了240名。
 
    但在一開始,「白癡」並不在收容的對象中。只有寫道:病人安置於病院中,殘疾、盲人、瘋癲的人都收容在不同的地方,每一間都有看護,也給予療養。」這一時期對於「瘋癲」和「白癡」兩者其實有點混淆,「白癡」一直到1886(明治19)才開始明文收容的規定。
 

明治維新是個變動的時代,在那個時代有很多人無法適應時代的情況,都被收容成社會的弱勢,不管是否精神上有問題,或是智能上無法適應新的時代,都被收容到「福利設施」中,這些被時代所排斥的人,由於時代變動的太快,無法好好認識他們到底有甚麼差別。到了二十世紀初,現代化已經有點成果了,對於這些被排斥在社會之外的人,逐漸開始區別他們的差異。

「低能兒」與「白痴」的差別
 
    「低能兒」與「白痴」有甚麼差別?跟教育制度有關,日本引進西方的教育體制後,發現有些孩子是無法在這個體系中表現「正常」,就開始有了相關的討論和研究,在二十世紀初期的日本,他們認為「白癡」是無法教育的,「低能兒」則是在教育體制中表現不好的。只是「低能」不像身體殘障,可以從外表看出來,要怎麼分辨出「低能」呢?
 
    就從「放牛班」開始,1890年代左右,明治政府推行新的教育學制十多年後,發現有一些跟不上學習進度的兒童,針對這些學生,再特別編成一班。後來針對這樣的情形,有學者就開始寫書討論:
 
    學習院大學的教授大村仁太郎在《兒童矯弊論》中認為:「低能」不是種「病」,但是一種「瑕疵」,然後將許多性格上的缺陷加諸到學習能力不好的兒童上,像是:思想散漫、怠惰、抗壓力強、偏執、不潔、偏食……等。大概可以想到的壞習慣都把它們跟學業成績不好畫上等號。然而,大村仁太郎也有注意到社會和家庭的原因所造成的學習障礙,並不把所有的問題歸咎於學生的性格瑕疵。
   
對於心智障礙的認識逐漸形成一套階梯次的理論,乙竹岩造的《低能児教育法》塑造出:普通-劣等-低能-白痴,而這是以教育系統和學業標準所製造出來的概念。最底層的「白痴」,有時和「瘋癲」畫上等號,是無法醫治、先天性的問題。
 
    其餘的「劣等-低能」則是性格上的缺陷或是感覺器官和大腦的病所造成的問題。此時也有注意到家庭所造成的壞習慣,或是學校的原因,像是教師的教育方式、教室的狹小、空氣的狀況,多方面的討論造成學生學習障礙上的問題,不只歸咎於學生本身的性格。
 
    為了要教育低能兒,「白川學園」在1909年開設,透過研究園內的學生所寫成的《低能兒教育的實際研究脇田良吉將兒童分為「普通兒」、「低能兒」和「變態兒」,分法與乙竹的系統差不多。「變態兒」是無法根治的,其餘在「普通兒」和「變態兒」之間的都是「低能兒」,需要住在機構中特別教育。
 
    脇田良吉所指出的「低能」範圍很廣,從學習能力有問題、身體比較虛弱、無法適應團體生活都可以是「低能」的一部分。「白川學園」所收容的學員從學習能力低下到虐待動物的人,也包含偷竊癖和流浪漢,這些都成為「低能」的一部分。
 
    這周我們先了解「低能兒」在明治時代如何產生,而另外一個「白癡」的概念則是指涉無可救治的人。但教育者偉大之處就在於即使明治時代相信「白癡」是無藥可救之人,還是有教育家願意傾畢生之力幫助他們,下周我們來看他們的故事。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